| 基地介绍 |
秋风送爽时节,湖北省鹤峰县高山地区的萝卜迎来采收高峰期。眼下,当地农户们正抢抓农时,全力投入到萝卜的采收与销售工作中,田间地头处处呈现出繁忙又喜庆的丰收图景。
9月 17日,在鹤峰县中营镇韭菜坝村的萝卜种植基地,眼前的景象令人欣喜。放眼望去,连片的萝卜地里,青翠的萝卜叶随风轻晃,一片片绿叶之下,一个个红皮萝卜从湿润的泥土中探出脑袋,排列得整整齐齐,饱满的外形透着十足的长势。基地内,农户们分散在田间各处,动作娴熟地进行着采收、去缨、搬运等工序,每个人都干劲十足,田间不时传来欢声笑语,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。
“今年萝卜丰收了,亩产也高,我们一天都干得热火朝天,工资每天在300元以上,有时候高峰期能达到400元,虽然辛苦,但能有这样的收入,大家都觉得值。”鹤峰县中营镇韭菜坝村村民伍海山一边忙着搬运萝卜,一边介绍说,参与采收的村民大多是周边的人,每天早上6点多就来到基地上班,采收工作紧张有序。
据了解,中营镇韭菜坝村平均海拔1700多米,境内地势相对平坦,耕地面积广阔,且昼夜温差大、光照充足,独特的自然条件为高山萝卜的生长提供了良好基础,也让这里的萝卜口感清脆、品质优良。今年,鹤峰县御凯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土地流转方式,在该村集中发展红皮萝卜种植,种植面积约500亩。
“今年萝卜亩产在 5 吨左右,预计能达到 2000 吨左右,产量比去年基本上要增产一倍,实现了大幅提升。”鹤峰县御凯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基地管理人曾凡杰介绍说,除了产量提升,今年萝卜的品质也十分出众,精品基本上占90%,为后续的销售打下好基础。
山上采收忙,山下加工同样火热。在湖北省黍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,工人们正按照分工协作,紧张有序地投入到萝卜加工环节。新鲜采收的萝卜运到车间后,经过清洗、分拣、包装等一系列标准化工序,一根根色泽鲜艳、个头饱满的红萝卜被整齐地码放在包装箱内,随后被推进冻库进行保鲜储存,通过物流运往全国各地,最终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。
“我们今年种植了1200亩到1500亩萝卜,目前已经进入采收高峰期。”湖北省黍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曹启霞介绍说,为保障采收与加工进度,公司在山上安排了三十几名工人负责田间采收,在车间则有四十几名工人专门进行分箱、分级等加工工作。“现在产品每天出货量在70吨左右,包装分级好的优质产品主要销往北京、广州、深圳等大城市。按照目前的进度,大概还要1个月才能全部收完。”
近年来,鹤峰县中营镇依托当地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,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山萝卜种植产业。该县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,实现“统一品种、统一技术标准、统一品牌销售”的规范化发展模式,让原本不起眼的小萝卜,真正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富民大产业。截至目前,中营镇种植萝卜12000余亩,并采取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产业发展模式,直接带动生产就业人员千余人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。(徐可、伍洋、周琦)